首页 >> 梁雁翎

只上一部电影开辟一片蓝海在药神之前它们也曾极池赖广龚格尔晋江蓝奕邦刘美君z

时间:2022/10/04 04:43:52 编辑:

一部电影开辟一片蓝海!在《药神》之前,它们也曾极大地提振市场

[电影资讯]一部电影开辟一片蓝海!在《药神》之前,它们也曾极大地提振市场 0 复合塑料薄膜是用不同的复合工艺将不同材料复合在1起   做有价值的思想分享

《我不是药神》(下简称《药神》)和对它的好评已经霸占了朋友圈。

关于这部电影的褒奖,那种来自观众的集体热爱,我非常理解。

但,我还是要说两点。

我对《药神》的评断,有些矛盾。

首先,对电影发烧友、专业学者来说,这部影片在原创性上较弱。《药神》取材于真实事件,原型是陆勇,主要情节是通过走私药物治疗绝症,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几乎是共享一个核心故事,这没啥问题。但比对两个电影文本,在艺术创作上的“直接挪用”有很多(大到男二的角色功能、互助组和舞厅的场景,小到程勇半夜破窗而入、影片中的隐喻等)。

柯林在患者和制药公司的对抗上,内容像精简版的《每分钟120击》;在程勇的人设上像《辛德勒的名单》。“我不是药神”对应了电影中徐峥的那句台词,“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只有他本身没有得病,出发点是赚钱,后面他真的变成了“救世主”,才能激起最大化的道德感,给观众最大的情感抚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种批评《药神》的观点是,它的美化和哄骗性。

拿意识形态批评或者文化研究的理论,我们非常容易发现《药神》所掩盖、简化和置换的,从而非常明显地能揪出这部商业片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苛责没有多大意义。

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所以,当国产电影什么时候能每年产出30部《药神》这样的电影/产品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影片中的现实主义、批判性的问题吧。

实际上,《药神》跟《疯狂的石头》一样,“现实主义”的层面还是且只是个“托儿”。文牧野、宁浩、徐峥,其实是学到了好莱坞电影长久以来最核心的秘密——永远面对现实,而又擦肩而过。

对《药神》和《战狼2》而言,影片本身的水平是一个问题,而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则是另一个问题。

比如从《致青春》开启的一系列青春片,到《港囧》、《夏洛特烦恼》,再到《前任3》、《后来的我们》、《超时空同居》,根本上说都是实现阶层上升以后的中产阶级的一种自我回味。因此这些电影中,一定要塑造一种灰色的、成功的现在和明亮的、贫穷的过去的对比。

电影背后的国民心态,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回到《药神》,这部在适当时机出现的适当的大众电影文本,找到了一种现实题材与中国本土观众沟通的内容、方式、质地、情感。

对中国电影观众来说,这样真实事件改编、人物传记题材的内容是新鲜的。

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它达到了一种“上座率与满意度”结合的顶点。这更是一个标杆意义的提升。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和市场运作都需要更多这样的产品。

回溯十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像《药神》这样给中国电影市场输血、提升、开辟一种题材/类型“蓝海”的电影持续在冒出,尽管它们没有像《药神》这样触及现实,但也值得再梳理和再讨论。

年:《疯狂的石头》、《画皮》、《建国大业》

我为什么总想提起《疯狂的石头》?

因为尽管对影迷而言,《疯狂的石头》原创性不足,但却革新了整个中国电影状态。

突出的有两点:从产业上说,它以300万投资、2534万票房,在大片流行的年代,证明了低成本电影能活。

举一个数据,在2005年、2006年,成本在万的国产电影,数量占年产总量的85%(数据出自:尹鸿《2006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录》)。按照郑洞天老师的话说,小成本电影拍了几千部,现在头一回赢了票房。

从类型上,高州《疯狂的石头》革新了中国电影的类型观念。从那时起,不断出现一些具有现代电影观念和手法的类型片。要知道,彼时中国电影的类型观念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导演们虽然私底下都看了大量好莱坞类型片,但好像谁都不好意思拍,尽管张艺谋尝试过,但也败北。

后来的《投名状》、《集结号》、《色戒》、《赤壁》(2008年号称投资8000万美元),还是延续的大片路线。但是2008年,诞生了一部魔幻电影的开拓者——《画皮》。

《画皮》以后,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魔幻古装电影,如《画壁》、《白蛇传说》、《画皮2》、《钟馗伏魔:雪妖魔灵》,包括徐克导演的狄仁杰系列。

这些电影除了徐克文本的作者性鲜明以外,大都是魔幻与爱情片杂糅,市场指向明确,艺术品质一般偏低。不过也诞生了一位中坚力量的魔幻类商业片导演——乌尔善。

到了2009年,《建国大业》以单片票房破4亿的成绩夺得年度国产片票房冠军。

《建国大业》之所以必须提及,是因为它成功运用了主旋律电影嫁接商业类型片能取得成功的一种操作,一种商业电影的制度——明星制。这部电影开辟的“数星星”式的对明星的运用,延续到后来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

其实这一年北上的香港导演迈出了突破“水土不服”的重要一步——《十月围城》,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认可,它的意义到后面再讲。

2011年的《失恋33天》和2012年的《泰囧》

《失恋33天》与《疯狂的石头》一样,缔造了小成本黑马影片的神话。

但《失恋33天》促进了一种小妞电影的亚类型的发展,它显示了女性观众群巨大的消费潜力。从金依萌的《非常完美》到《失恋33天》,到后来的《一夜惊喜》、《闺蜜》李秀英、《我的早更女友》,白百何主演的一系列电影《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等皆如此。

《泰囧》横空出世的2012年,是大制作电影正面失手的一年。

那些投资规模过亿的大片,在2012年的表现越发疲软。大制作影片中,只有也仅有《画皮2》、《十二生肖》、《一九四二》3部影片票房超过3亿,《四大名捕》、《太极》上下、《王的盛宴》、《血滴子》等等都不理想。

此时,没有大场面、大明星、奇观和高新技术的中等体量电影《泰囧》,以公路喜剧片的题材、喜剧类型、接地气的草根人物设置、轻松活泼的气质,对接了观众对贺岁档商业娱乐片的渴求。

2013年《致青春》、2015年《夏洛特烦恼》/《煎饼侠》

从2011年《失恋33天》到2012年《泰囧》,从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足鼎立,到年,“大导演”的地位开始松动。

跨界新导演开启的导演阵营洗牌,赵薇的《致青春》和郭敬明的《小时代》加速了一大步。2013年首次拍摄故事片并公映的新人导演在50人以上。《致青春》和《小时代》借力大V、互联、大数据打的精准营销推广策略,也是当时的一种产业启示。

这一年的国产电影,如《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等,很多影片合力扭转了国产大片一如既往的古装题材、历史取材、沉重气质。它们很“轻”。

当然,最重要的是《致青春》将传统第六代导演作为文艺片的青春题材(《长大成人》、《十七岁的单车》、《青红》等等),转变为商业类型意义上的青春片。这引发了2014年、2015年青春片的井喷。一直到《七月与安生》,才渐渐在创作数量上出现大跳水。

2015年是中国电影的IP元年,尽管当下大家总是避免提IP了。《九层妖塔》《寻龙诀》《万物生长》改编自络文学,《万万没想到》《煎饼侠》衍生自剧,《夏洛特烦恼》衍生于开心麻花话剧……

这一年是喜剧电影发展势头最旺的一年。《港囧》延续了《泰囧》,而《夏洛特烦恼》、《煎饼侠》给中国电影市场输入了新鲜血液,一个是开心麻花团队,一个是大鹏。先不要说参差不齐的艺术品质,喜剧电影人的旺盛创作力,迄今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已经形成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201优良性能6年-2017年:《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

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开始,到《战狼2》难以想象的最终票房和引发的全民观影,再到《红海行动》的成功。这是新主流大片的一种胜利。

“新主流大片”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它在观赏性/娱乐性、主流价值、主旋律题材、国家意识形态诉求的诸多交汇点上,博得了一种生机和胜利。

其实真正的新主流大片,从2009年的《十月围城》就开始了,陈可辛巧妙地找到了一种香港江湖情谊去缝合内地主流意识形态,拯救孙中山,不是出与当前高效能、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需要10分契合自家国大义,而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困境下的必然选择。

林超贤和吴京不同的是,前者因为自己的身份,更加有意识地选择一个“小分队”,一个集体,而后者直接是个人英雄主义。

除了上述电影,其实从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开始,西游题材也几乎每年必出作品,尽管整体质量难以让人满意,但这种创作现象还是不能忽视的。

十多年的发展,曾经艺术片导演多、商业片导演少的国产电影创作局面有了很大改变。

曾经三分之二以上的国产片,根本不能适应影院主体观众核心消费需要的局面,也有了很大改观。

曾经哑铃式的两头大(一头大片,一头小片)产业格局,也有了一定改观。尽管现在我们中等体量电影依然不够。

但,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态势是光明的,市场空间在,观众热情都在,只要有合适的文本,它们一下就会被点燃。

我开玩笑说,预测一大波《X狼》或德令哈《XXX行动》的电影项目正在紧急下马,寻找现实题材,改成《我不是X神》。这是好事啊。

首先,它可能不会是最精品的东西,但它有填充市场的重要功能。其次,它毕竟触及了方方面面的现实议题,在呼唤一种当下经济急速发展下整个社会极度缺失的道德感。

【文/洛神】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如何防止神经性皮炎发作
治疗心绞痛效果好的方法有哪些
西地那非
伟哥的功效与作用可以持续多久
相关资讯